宝宝大都有强烈的好奇心,喜欢探索周围的世界,特别是用嘴巴去“尝试”各种东西。许多药品的色彩、形状以及甜味的糖衣对不懂事的宝宝来说,也是一种极大的诱惑。尤其是2岁左右的幼儿,兴致来的时候,他们几乎什么都吃,不管味道如何,事故性中毒多发生在这年龄。
因此,为避免宝宝药物中毒,家长更应及早采取预防措施。
1、药品不可和其它物品混放在一起,而且不能放在杯子或其它容易拿取的容器内。最好是药品不要放在儿童活动的地方,以免宝宝误食。
2、应保持药品完整的外包装,散装药品应装于瓶内,贴上标签,使用时需对照标签。
3、药品需放在孩子看不到也摸不到的地方,最好是打不开的容器、上了锁的橱柜或储藏室内。如果你正在使用药品时因有急事而必须离开,应马上把它放到安全的地方。
4、平时喂孩子吃药时,不要骗他们说是糖果,而应该告诉他们正确的药名与用途。否则,他们会真的相信是糖果,而随时想吃。
5、孩子模仿力强,最容易模仿大人的动作,应避免在孩子面前吃药。适时教育孩子相关的危险性,防止发生危险。
6、要注意药品使用的有效期限,必须定期清理药箱。过期的药物不可丢弃在家中垃圾桶中,要想办法彻底销毁,最好的办法是将过期变质的药品交回医院药房进行集中处理,以免污染环境,尤其是一些特殊性质的药品,如青霉素,如果自行处理,防护不当或者散发空气中,可能造成过敏意外。也不能把药瓶等作为玩具给孩子玩,以免药品残留物对孩子的影响。
7、各种药品有它原来的包装容器,不可把一种药品放进另一种药品的包装容器,例如,不可把植物喷雾剂放进可口可乐瓶,不可把烘箱除垢剂放到杯子里去。严重事故常因药品换容器而起。
此外,宝宝误食其他有害物品的意外时有发生,浴室、厨房里的各式清洁消杀用品都应该避免让宝宝接触到,如:洗发精、发乳、烫发剂、美容香脂、去污液、去污粉、清洁剂、除垢剂、洗涤苏打、漂白粉、除蜡剂、擦锅剂、硼砂、樟脑丸、皮鞋油、老鼠药、昆虫毒膏、松节油、油漆稀释剂、煤油、汽油、杀虫剂、植物喷雾剂、除草剂、防冻剂、汽车去污剂和上光油等。
只要我们大人平时多加防范,就可避免意外的发生。对于已发生误服药物的情况,应立即送往附近的医院抢救,尤其是宝宝服入的药量过大,或副作用大(如误服避孕药、安眠药等),特别已经出现中毒症状时,切忌延误时间。家长首先要辨明宝宝吃的是什么药物或毒物,如果搞不清楚,就要将装药品或毒物的瓶子及小孩的呕吐物,一同带往医院检查。
如果医院离家较远的在呼叫救护车同时进行现场急救,尽量诱导宝宝自己吐出药物,切莫惊慌失措,指责或打骂都容易令3岁以内的宝宝受惊。越打骂,他越不肯吐出药片,也越说不清楚他吃过了什么。正确的做法是:若发现药片还在宝宝的口中,就拿宝宝平时喜欢吃的东西,诱惑他张开嘴巴,然后乘机挖出药片。千万不要硬撬宝宝的嘴巴,这样只会让宝宝加速把嘴巴里的药片吞下去,甚至因哭闹而令药片滑入气管引起窒息。
如果宝宝已经吞服危害小的药物,在4-6小时之内,在家里可以采用催吐方法自行处理,使宝宝把存留在胃内尚未消化吸收的药物吐出来。催吐的目的在于尽量排出误入胃内的毒物,减少其吸收。如果是两岁以下的幼儿,可一手抱着幼儿,另一手深入幼儿的口内刺激咽部使其将药物吐出来。若是两岁以上的幼儿,可先给其大量的清水饮下,然后刺激咽部使其吐出来。催吐必须及早进行,若超过三四个小时,毒物已经进入肠道,催吐也就失去了意义。
需要注意的是,已经昏迷的患儿和误服汽油、煤油等石油产品的幼儿不能进行催吐,以防发生窒息。
如果误服强碱药物,应立即让其服用食醋、柠檬汁、橘汁等;误服强酸,应让其服用肥皂水、生蛋清,以保护胃黏膜。
如果误喝了碘酒应赶紧给患儿喝米汤、面糊等淀粉类流质,以阻止人体对碘的吸收;错喝了癣药水、止痒药水、驱蚊药水,应立即让患儿多喝浓茶,因茶叶中含有鞣酸,有沉淀和解毒的作用。
原创文章,作者:三易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riskbbs.com/medicant.html